新时代教育网


首页 |

学前       基教       高教      职教       人物       推荐       艺体融合       热点资讯       通知公告       教师招聘

管理       访谈       德教       学科       校庆       特色办学       思想理论       民族教育       校长名片       报刊征订


当前位置:首页>当前

不言春作苦 唯愿桃李芳

发表时间:2024-12-18 10:35作者:王庆友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农业而不是工业。既然教育是农业,那么教育者就必须要做“农民”,不言春作苦,唯愿桃李芳!

王庆友,江苏省灌云县龙苴中学校长。江苏省“诗教先进个人”,连云港市“二十佳师德标兵”“优秀共产党员”“最美班主任”,灌云县“最美职工”“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校长”。从教21年,他一直牢记育人初心使命,不辞劳苦,春种夏耘,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他“农业教育”的内涵。

苦行   一场从不后悔的抉择

从学校到机关,王庆友有过跳离教学一线的机会,但他选择了再次回归,选择了用生命丈量教育的苦行。

在学校,每天,王庆友都会静静地走过校园的每一间教室、每一个办公室,如一位徜徉于田地之间的农民。每位老师、每个孩子,在他眼中都是最美的风景。他认真地观察、仔细地思考,把每天的工作记录下来,半点不丢、一点不落。那一本本厚厚的工作笔记,既沉淀着他的思想和智慧,也丈量出他在龙苴所走过的教育征程。师生眼中,王庆友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行动派”,他是这所学校第一个在大会上喊出“向我看齐”口号的校长。“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他给老师们传授的秘诀就是“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先要不做!”劳动基地打畦埂、绿化带里修花木、中心路边抡扫把……一件件、一桩桩,王庆友用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为全体师生树立了良好榜样,也濡养了学校“成功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积极文化。

在课堂,王庆友用他睿智的思想、风趣的语言、平等的互动吸引着学生,带领他们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探索。点线相交——成就作文构思方圆、地域文化——共生语文综合实践、“客文化”——助推阅读全面开展……,立足三尺讲台,他用一个个“金点子”,乐此不疲地在学生的心中播种着知识、播种着信念、播种着希望,赢得了师生的尊重。“老师,你明年还教我们吧!”“老师,你明年可以教我们吧?”他已然成为学生们争相预定和抓住不放的老师。

王庆友认为:“向上”是孩子生长的重要品质,需要不断涵养,在他的倡导下,学校明确了“向下扎根,向上生长”的校训,全面开展“强基”工作,凝炼“雅行九言”,扎实育人基础,创生“梓木之礼”,苦练“亮剑”精神,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争先文化”,形成了“向上”的生动实践。

苦志   一种指向生长的实践

“用志不分,乃凝于神。”从教以来,王庆友始终坚定执着地践行着自己的思想于诺言,他像农民一样默默地坚守在教育一线、呵护着自己土地上的一草一木。他把梦想和目标刻在心上,晨曦暮霭里,用整个身心去做好一校之长。

服务教师,与他们并肩同行、追逐梦想。岗岭之上,古城南畔,现实的骨感下是一群人的守望,朴实而忠诚。学校地处乡村,教师特别是骨感教师匮乏,教师“进不来、留不住、成长慢”等问题比较突出。王庆友正视学校发展现实,不断拓渠挖潜,采取“请进来”“走出去”“双师结对”等方式,倾力打造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成长平台。他把阅读作为提升教师素养的大事,强抓狠推,亲自推荐教师读物、带读跟读、沙龙交流,鼓舞教师投身阅读,提升素质,形成了浓厚的阅读氛围。在他的努力下,省“初中语文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省南北共建项目“陆丽萍名校长工作站”“仲珍疚名师工作站”等先后落地龙中,成为学校乃至全县优质教师的主要孵化基地。

激励学生,与他们执手相伴,涵养灵魂。学校发展,育人为本。王庆友立足学校物质资源,确立了以校园标志性植物——“梓木”为原型的文化建设思路,形成“向下扎根 向上生长”的校训,凝炼出“坚韧、无私、正直、向上”的校风和“沉稳、扎实、奋发、进取”的学风,他带领学校德育团队,创新德育方式和路径,编制《梓木之礼》校本课程,实现了学校德育的体系化及课程化。依托课程实施,不断推动“梓木少年”系列评选,弘扬学校“守纪、治学、尽孝、助人、乐群”正能量;定期举行“善行龙苴 志汇祖国”主题活动,引导学生“关注公益、关注社会、立志报国”大情怀;不断开展“寻找身边至善者”“浸染传统文化 立身民族未来”主题活动,以宣讲、比赛等形式,引导学生向上、向善发展,推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教育新实践的落地生根。

聚集合力,与家庭同频共振,矢志共育。教育始于家庭,也终于家庭。家庭教育至关重要,家长成长更是不容忽视。为强化家校沟通、实化家校合作,形成同频共振、共管共育的局面,王庆友亲自带队,连续组织“百名教师访千家”活动,开展“正向”家访、清单家访,实现了学生年家访百分百的目标。深入开展“家长开放日”活动,组织家长代表走进校园,深度了解孩子“吃、住、学”、教师“教、辅、引”等情况,凝聚教育共识、形成教育合力。创新“线上家长学校”做法,开设“跟着名人学家教”栏目,以“名人家教故事”的形式,培养家教意识、介绍家教方法、引导家教行为。经过努力,学校与家庭、社会基本形成教育共识,教育和谐氛围持续浓厚。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一个目标笃定的教育者,一定会在无言的劳作中释放农民的智慧,也必然能收获桃李芬芳与硕果累累。近年来,在王庆友的带领下,灌云县龙苴中学的教育教学取得了骄人成绩,学校先后获评市“书香校园”“教科研先进单位”“全城共读优秀组织奖”、县“文明校园”等称号。2023年,学校获得县综合管理目标考核二等奖、争先进位奖、教学质量优秀奖、教学质量提升奖,打造了区域内“农”字头中学的“一”字招牌,江苏省电视台教育频道专题报道该校教学成果。

不言春作苦,唯愿桃李芳。相信灌云县龙苴中学这块沃土上,未来一定会蓬勃竞发、绿荫成行!

分享到:
热点资讯

热点资讯

副标题

点击排行

点击排行

副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