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教育网


首页 |

学前       基教       高教      职教       人物       推荐       艺体融合       热点资讯       通知公告       教师招聘

管理       访谈       德教       学科       校庆       特色办学       思想理论       民族教育       校长名片       报刊征订


当前位置:首页>当前

党建引领视域下社区教育与社区治理融合的有效路径 ——以集宁区东长青社区为例

发表时间:2025-02-07 11:01作者:于金旺


党的坚定领导是确保各项事业取得成功的关键保障。新形势下,充分发挥党的先进性,推动社区教育与社区治理的深度融合,以社区教育优化社区治理,用社区治理提升社区教育质量,实现其协同发展,最终达到提升社区教育质量和治理效率的目标,是党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打通服务居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的关键所在。

五年发展,四部门牵头,多部门共建,乌兰察布城乡社区教育试点工作稳步推进,各地涌现出了许多连接城乡、操作灵活、包容性强、特色独特、管理规范的社区建设试点,它们犹如燎原之火遍地开花,为全面推进社区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积累了有益的经验。集宁区长青街道东长青社区正是有乌兰察布市委组织部选定的32个社区大学试点社区之一。我将以集宁区常青街道东长青社区为范例,在总结乌兰察布城乡社区大学在社区治理中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探寻社区教育在社区治理中有效融入的方式和策略,为推动社区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新思路与新路径。

一、坚持党建引领,为社区教育融入社区治理提供政治保证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重构基层社会管理的新模式”,是党对社会治理规律的再认知,在新时期、新形势下为基层社会治理提供了精确的科学指导。在推动社区教育与社区治理的融合过程中,我们应始终坚持政治导向,发挥学习共同体等社会组织的力量,采用“党建+社区教育”的模式,以善学促善治,确保社区各项工作的顺利、有条不紊地开展。

东长青社区党支部结合全国精神文明城市创建、智慧小区建设等,整合社区教育与社区管理,采用“1+N”工作模式,鼓励并动员社区党员及居民群体共同投身于社区教育和治理活动中。一是将每周五定为社区的清洁日,组织一支由党员组成的“志愿清洁护卫队”,定期参与“小区、楼道、家庭”以及“商场、市场、广场”的清洁行动,确保环境整洁,提升公众的文明意识。二是定期定点实施文明交通指导和教育活动,同时与学校合作开设“家长讲堂”,通过孩子影响家长,提升家长的交通法规意识和安全知识。三是积极推进垃圾分类的全面普及,通过实践教学和示范引领,实现即时学习、即时应用。四是构建志愿者教师团队,动员社区党员、学校教师等志愿者参与培训,打造专业的宣讲团队,深入学校、社区及周边企业进行宣导。五是建立健全的工作机制,激发社区内所有成员的积极性和归属感,共同参与社区教育和治理工作。

二、强化文化育人,为社区教育融入社区治理奠定人文基础

社区教育的关键作用在于其能整合文化资源,我们应采用创建平台、打造品牌以及组织独具特色的活动等方式推动文化的共享与共建,切实做到以文化影响人,以教育培育人。东长青社区巧妙融合多功能厅、图书室、电子阅览室及文体活动室等设施,着力构建一个全面的学习、培训、展示和交流的空间,采用多样化的交流活动和形式激励居民积极参与社区管理,打造独特的社区文化品牌,孕育深厚的社区精神,从而稳固社区的文化思想基础。

东长青社区党支部积极推进“学习型、温暖型、服务型”社区建设,以“文养结合”为社区教育理念,以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为主线,充分整合优配各类社会资源,推行“居民‘点菜’,党组织‘下单’,包联共建单位、社会组织以及志愿者‘送单’”的模式,先后开设葫芦丝班、巴乌班、旗袍秀班、国学班、声乐班、舞蹈班等课程,专兼职教师10人,受众学员达1000余人。一系列课程大大增强了老年人的归属感、认同感、凝聚力,促使他们进一步充实生活、培养情操、增进健康以及贡献社会。其中,“巴乌”培训课程作为东长青社区学习中心的社区教育品牌项目,在全市第二届全民学习周活动中脱颖而出,荣获“乌兰察布市社区教育成果展二等奖”。

东长青社区党支部利用寒假暑假开办的“七彩假期”托管班,以孩子们的文化和兴趣培育为出发点,专注于学业支持、家庭互动、能力提升、安全教育、价值观引导及心理咨询服务等环节,为辖区儿童及青少年提供帮助和服务。自“七彩假期”班开展以来,受到了辖区广大儿童、青少年及家长的热烈欢迎和充分肯定。

东长青社区党支部在社区内广泛开展“全民学习周”和“百姓学习之星”的评选活动,力求建立强大的社区教育和文化标识,凝聚社区精神,并激发居民投身于社区建设和管理之中,推动社区共同繁荣。这种融入学习型社区理念的各种生动多样的教育活动,既满足了居民不断增长的文化和精神需求,又直接促进了社区的和谐与持续发展。

三、推进载体创新,为社区教育融入社区治理打造服务平台

居民在社区中扮演着主导角色,是其治理的关键力量。我们应竭力动员和激活居民的能动性和热忱,增强他们的归属感,使他们共同投身于社区建设和管理之中。东长青社区依托于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建立了社区学校、党群驿站等多元化服务平台,通过有效的社区协商和问题解决机制提升社区服务的提供效率,将自身塑造为社区治理的智慧源泉、动力引擎和实践焦点。

东长青社区是乌兰察布城乡社区大学的包联社区,又是社区联合党委的牵头单位。社区以强化党组织建设为指导,将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作为整合资源的载体,在两大居民区建立了两个党群服务站,组织定期的“党员志愿服务”活动,畅通了上级领导、支部书记和社区热心人士的沟通桥梁,初步形成了“一个中心,多个学习点”的布局,让社区居民能够充分感受到社区发展的益处。聚焦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社区阅读中心的建设、社区文化营造等事宜,绘制“创城”文化墙;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开展党员爱心服务、党员志愿服务活动等,为居民提供便利周到的服务。这一举措增强了他们的归属感、幸福感和满足感,进一步促进了社区建设和治理的成效。

进入新时代,我国的社会管理创新和体系建设为社区教育开辟了更丰富的可能性,社区教育的深化与社区治理的融合已经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以集宁区长青街道东长青社区为例,通过创新实践和积极探索,成功开创了一条新路径——坚持以党建为指导,重视文化培育,推动模式创新,并构建合作框架,从而推动社区教育与社区治理的深度融合。这不仅推动了社区教育在更广泛和深层次上的进步,也为其他社区提供了宝贵的教训,指明了如何更好地将社区教育融入到社区发展中去。

分享到:
热点资讯

热点资讯

副标题

点击排行

点击排行

副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