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教育认为,青少年的学习不应该只是“为将来的工作与生活作准备”,教育本该是生活的基本方式,青少年今天在学校里所接受的教育,在为长远的人生与社会理想服务的同时,本身就应该是幸福的生活。为此,我校围绕办学特色“读经典书 做有根人”,全力打造书香校园,培养“有家国情怀的读书人”,走有文化内涵和有办学品位的发展之路。
一、明确方向,打造阅读阵地,营造书香氛围
学校把书香校园建设纳入三年发展规划,把阅读列入学校课程体系,制定详细的《孝义市振兴东街小学书香雅正特色文化与品牌提升方案》。阅读不再是领导的事,也不再单单是语文老师的事,而是全体师生乃至家长齐心协力要做好的教育大事。学校将各类阅读课程、阅读活动进行梳理,将零散的活动归类整理,依据2022年课程目标要求,形成“点线面体”式阅读教学顶层设计。
以课内阅读教学为“点”。引领、辐射、延伸、拓展至课外,拓宽学生视野,用阅读丰盈孩子的人生,更好地落实课程标准的要求。
以群文阅读为“线”。拓展群文阅读,让学生从单篇走向多篇。
以读整本的书为“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教会一篇文章外,还给孩子们介绍文章背景,选自哪本书,并向学生简述书籍内容,引导孩子们阅读整本书,以便更深刻地理解本篇。或向学生推荐作者的其他书籍,其他同类书籍,同主题不同作者的书籍,体会不同的表现手法等,即将书读厚,让孩子们更全面体会、理解。
以全学科阅读为“体”。包含两个层面,一是从纸质的平面阅读,拓展到信息技术支持下的线上阅读,从二维到三维,实现了阅读教学立体式改变;另一个层面的体,则是适应中高考改革,实现全学科阅读。
二、构建体系,拓宽多元路径,激发阅读热情
完善硬件实施,全力打造图书馆式学校。一进校园,就能感受到迎面扑来的书香气息。凝聚书香特色的雕塑,融入学生阅读生活的办学愿景标语,手绘的国学故事文化墙。学校每层楼都设有“开放式主题阅读书吧”,每个班级都有“班级图书角”,学生自主管理、自由借阅,定期更新,保证学生能随手拿起心仪的图书阅读。为更好地办好学校特色,我校采购“优谷朗读亭”,将阅读推广到三维空间。同时,全校师生每人一个账号,线上丰富充足的阅读资源,灵活的阅读环境,生动的展示方式,为农村孩子创建了全新的阅读方式,也实现了从阅读输入到输出的完美转变。每人一个阅读账号会伴随孩子们成长的六年,见证学生六年的成长轨迹。同时,我校积极对接山西省教科文基金会“1+X公益阅读项目”,山西省阅读教学实验校,项目组为学校补充了学生三倍数量的儿童读物,以及和班级人数匹配的相同版本的整本书,保证班班共读、师生共读的顺利开展。
构建阅读课程,逐步形成阅读体系。我校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重新整合,形成“书香雅正”课程体系。学校全面开展每日晨读、绘本阅读、整本书阅读、跨学科阅读等阅读课程。学校开设不同学科“绘本阅读”课程以及“读写绘”课程。学校乡村悦读空间绘本有1500余册,供学生随时借阅。新课标提出的整本书阅读是语文教学改革的新天地。为此学校开设了“整本书阅读课程”,师生共读书目至少四本,有来自课本“快乐读书吧”推荐书目,也有课标规定书目。每天晚上坚持阅读,在校课前课后碎片化时间进行阅读,保证海量阅读。每周五为学校阅读展示时间,全校同时进行,同样的课型,不同的呈现形式。我校还开设“亲子阅读课程”,让家长参与阅读,是我们“营造书香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每天用二三十分钟时间陪孩子一起阅读,并在阅读后分享交流,既养成了家庭阅读的习惯,又让阅读变得更加深入,更增进了亲子间的交流。
深化课题研究,助推教师专业成长。我校围绕办学特色书香校园学校完成了《课内外一体化教学策略与实践》《基于深度学习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策略研究》《学生数字化阅读与纸质经典阅读相结合相促进研究》三个课题,《基于深度学习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策略》研究成果被省教科院评为优秀,校长作为课题主持人在省教科院组织的课题研究成果分享会上做了经验交流。以研促教,鼓励老师们结合学科教学做研究,研究中不断学习,提升自身业务水平。为形成系统可持续的阅读课程体系,学校课题组成员不断研究不断实践打磨,编写《整本书阅读分课型教学模式》《孝义市振兴东街小学阅读规划》,系统地梳理了学校在阅读课程实践中的可推广可借鉴成果;同时编写《晨诵群文》教材12册。
三、活化形式,搭建展示平台,打造书香校园
“乡村悦读空间”成为学生阅读“输入”的主渠道。我校成为北京桂馨慈善基金会“悦读空间项目校”后,不仅为学生提供了自主阅读的场所,还为学生读书交流、讲书、绘本创作等活动提供了平台。桂馨乡村悦读空间全天开放。每周周末,悦读空间面向家长和学生开放,家长和孩子一起到学校借阅图书。在开展亲子共读的同时,也带动了农村家长家庭教育水平的提高。周末还有一个常有项目就是“学生讲书”和“荐书”活动,孩子们自主报名,在每周末下午到校阅读时,前一个半小时组织学生向同伴介绍他感兴趣的书目,以及喜欢的人物、动物、故事等,通过分享带动更多的孩子读书,学生也在讲书的过程中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更自信更从容。
依托“优谷朗读”平台,拓宽学生阅读途径。学校结合日常活动与节日发起不一样的优谷朗读活动。“品味书香 拥抱春天”“听听,秋的声音”“推广普通话 喜迎二十大”“新‘声’报到”“一起读课文”“感恩过往 寄望未来”“童声颂党恩”等线上诵读活动,激励1300多名孩子爱上朗读,带动成百个家庭走进朗读亭,亲子共读,用声音记录了每一个不一样的日子。孩子们参加中国新闻社发起的各种线上朗读活动,硕果累累,更加激发了孩子们的朗读兴趣。
组建“学生自主读书社”,带动更多的学生爱上阅读。在北京桂馨慈善基金会、中国娃、皮卡书屋的大力支持下成立“小馨星读书社”自主阅读社团。学生自主选择共读书籍,自主设计阅读汇报活动,自主评价,也就是给学生自由畅读的机会。阅读活动的精彩纷呈,激励更多的孩子自建小组,爱上分享式阅读。
定期开展不同主题阅读活动,将阅读融入校园生活。学校根据节日、主题活动组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阅读活动。例如在清明节的时候,各班组织孩子们读《爷爷变成了幽灵》《回乡下》《奶奶住在香水村》《獾的礼物》《也许死亡就像毛毛虫变成蝴蝶》等故事,让孩子们从阅读中体悟生命的意义与亲情的珍贵。
每学期组织一次读书成果展,全员参与,给每个孩子出彩机会。学校每学期组织一次全员读书汇报暨阅读成果展,春季学段为世界读书日,秋季学段为元旦前。除了故事表演、角色扮演、经典诵读、读书交流、图书漂流、讲故事比赛、故事配音、好书推荐等活动以外,班班进行阅读成果作品展,思维导图、手工创意绘本、书签、阅读卡、读书笔记、手绘读书报等。这样的读书节,人人参与,让每一个孩子都有出彩的机会,鼓励孩子们读更多的好书。
开展评比活动,鼓励书香活动自主化,推动全民阅读工程。班级自主化阅读利于开展以“看、听、说、读、写、辩、传、做”为主题的读书活动。班级学生人人热爱阅读,人人参与阅读,人人展示阅读,书香氛围更浓厚。为了激励师生多读书,学校建立了阅读评价机制,根据学生的阅读量和成果,每学期班级评选“书香少年”,进行表彰。老师根据自己的阅读情况,可以自愿申报学校“书香教师”的评选,家长根据家庭阅读情况统计表进行“书香家庭”的评选。以评选促进阅读,让书香弥漫在校园与家庭间。
搭建多样平台,为学生终身阅读奠定基础。学校创设“悦读时光”宣传栏目,宣传展示学生阅读分享视频、读书笔记、阅读故事等,同时邀请学生参与校本教材《晨诵群文》的编写,音频录制。同时学校创办了校报《魅力振东》,设有“科技瞭望角”“妙笔生花”“图说班级”“阅读悦享”等栏目,为展示学生风采搭建了平台,学生习作,班级故事,阅读分享,学生参与编辑排版,同时为信息技术、美术、语文等学科综合实践能力提升提供了平台。
我校建校以来多次荣获山西省“中华魂”读书活动优秀组织单位;校本课程《国学经典》荣获“山西省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评选活动”三等奖;红色经典阅读活动荣获青少年经典诵读征集活动“省级优秀组织单位”;数学阅读课题《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策略研究》被评为优秀成果全省推广;中共吕梁市委宣传部、文明办“书香润吕梁,美篇悦分享”2023年全民阅读春风行动活动荣获“优秀组织单位”;2023年《吕梁日报》“世界读书日”报道学校书香办学经验《读经典书 做有根人》。最是书香能致远,我们将继续立足实际,创新工作,努力创办乡村最美书香校园学校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学校有书香气,教师有书卷气,学生有书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