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著名学者、教育家朱永新说过:“阅读对人成长的影响是巨大的,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枣庄市台儿庄区明远实验小学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打造书香校园为契机,深入开展学生读书行动,积极营造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读书热情,让“爱读书”成为一种习惯,让“读好书”成为一种品味,让“善读书”成为一种能力,全面提升育人水平,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构建多维体系,书香满校园
读书是教师最好的备课,是学生最生动的教材,是学校最靓丽的风景。明远实验小学整合多种教育资源,构建多维体系,全方位、多角度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保障所有师生都能参与到“书香校园”建设中,使书香文化时时处处充满校园,让学校有书香气,老师有书卷气,学生有书生气。
健全工作机制。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书香校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设立“语言文字”工作办公室,将“书香校园”建设工作纳入学校整体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健全长效工作机制,制定《校园“读书节”活动实施方案》《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实施方案》《“书香少年、书香班级、书香家庭、书香教师”评选方案》等一系列家校社全环境立德树人读书机制,形成了学校、家庭、社会协同推进学生读书行动的良好局面。
健全阅读设施。学校健全图书馆、教师阅览室、学生阅览室,为师生提供数量充足、内容广泛、健康有益的图书资源,并定期进行更新。完善借阅制度,为每名学生办理借书卡,方便学生借阅。与区新华书店联手,资源共享,让实体书店走进校园,在校内建设“格致书苑”。建设“经典诵读工作室”和“经典诵读数字化体验室”,利用上级奖励的山东省中小学“书香校园”项目10万元专项资金,购置两台“朗读亭”,建设“朗读留声墙”,打造沉浸式、体验式阅读空间,为师生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班班建有“图书角”,教学楼层建有“读书角”,方便师生课余时间随时随地阅读,让阅读成为良好的学习习惯。
浓郁阅读氛围。学校践行“经典传承文脉,书香扮靓校园”的理念,着力打造多元主题校园文化:教学楼主题以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一层为国学经典文化,二层为毛主席诗词文化,三层为《论语》文化,四层为四大名著文化),校园、教室、走廊等场所张贴名人名言、名人读书故事等,潜移默化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熏陶。
开发阅读资源。学校紧扣课程标准建设丰富的阅读资源,编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学拾贝》、山东古今名人经典诗词100首、山东名人篇、近代名家篇、常用飞花令篇、小学生课外古诗词必背篇目汇编、四大名著口袋读本等多种课外经典诵读资源,深入实施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与圣贤为友、与经典同行。
开设阅读课程。学校常年坚持开展“早诵诗·午习字·晚读书”活动,每天早上课前10分钟时间为全校性的“晨诵”活动,形成学生到校后“入班即读”的良好诵读氛围。立足课堂主渠道开设阅读课,定期举办“整本书阅读”“诗词教学”等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定期开展阅读指导和“好书推荐”活动,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
实施“周查推送”制度。学校强化学生古诗文诵读能力培养,成立经典古诗文周查推送小组,固定“每周四”时间为“推送检查”时间,实施“阶梯式”诵读,各年级每周2首不同经典诗词,一年52周不间断,每年积累100余首经典诗词,六年积累600余首,周周推送,周周检查,周周公示,形成常态。
增设假期阅读作业。学校布置阅读任务,分年级设置必读书目和推荐阅读书目以及“中华经典诵读”寒暑假特色作业,给每名学生印制“阅读存折”和“阅读记录卡”,“阅读存折”用于记录每人每月完成的必读书目和本年段推荐书目中的,“阅读记录卡”用于记录阅读中的精彩片段、好词好句、名人名言、心得体会等,积累学生的阅读量。
健全阅读评价机制。学校把“书香校园”建设纳入班级和语文教师教学常规管理,健全具有激励、导向功能的评价考核机制,形成学校、班级和语文教师齐抓共管的读书机制。积极开展省教育厅、市教育局等举办的“枣·悦读”、“晒晒我家书单”、“亲子共读一本书”、“山东省中小学生经典诗词阅读”、“寒暑假读好书”等系列读书活动,评选“书香少年、书香班级、书香家庭、书香教师”等进行宣传表彰,持续激发师生和家长的读书热情。
开展多彩活动,书香蕴内涵
活动是传承和发展书香文化的生命力所在,离开了阅读活动,书香校园建设也就失去了载体和活力。明远实验小学高度注重阅读推广,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阅读活动,延展学生阅读的时间和空间,让书香伴随学生成长。
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阅读活动。学校把读书行动与红色教育、科学探究、实践体验等紧密结合起来,如清明节开展“传承红色基因”读书征文活动、建党节开展“童心永向党”经典美文诵读活动、国庆节开展“祖国在我心中”主题演讲活动、“全国科普日”开展科普征文活动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开展系列特色阅读活动。学校定期开展“我是朗读者”“飞花令”“经典诵读节目展演”等多项系列读写大赛活动,常态组织“读书节”“好书漂流”“跳蚤书市”等阅读活动,与时俱进举办庆祝建党100周年“红色经典·献礼百年”“喜迎二十大·童心永向党”等书香润校园特色活动,诵读红诗词,讲好红故事,推动校园读书行动有效开展。
开展教师“共读一本书”活动。学校在教师中开展“五个一”读书活动(每位教师每学期共读一本教育专著,每月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一次“读书沙龙”活动,每学期撰写一篇读书心得,每月完成一篇读书笔记,每学期评选一次“书香教师”),每学期给每位教师配发一本教育专著(如《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班主任工作漫谈》等),定期举办读书沙龙活动,分享读书心得,引领教师成为以人格魅力照亮学生心灵的“大先生”。
开展“小手拉大手”亲子阅读活动。学校倡导家长以身作则,做孩子们读书的表率,家校共育,亲子共读,努力营造书香家庭氛围,争创书香型家长,形成良好家风。线上和线下有机结合,通过学校微信公众号等,为师生、家长提供分享阅读展示的平台。相继开展“亲子沐书香·喜迎二十大”、“书香飘万家”亲子阅读、“诗润万家”亲子诵读等多项亲子阅读活动,让阅读辐射家庭和社会,积极营造全民阅读氛围,共建书香校园、书香家庭、书香社会。
开展“阅读社团”活动。学校成立阅读写作社团、飞花令社团、古体诗词创作社团、诵吟表演社团等阅读社团,通过诵读经典、吟唱经典、绘画经典、表演经典、创造经典等活动形式,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和水平,引导学生爱上阅读。
拓宽诵读渠道。学校推行“课前一诵”活动,利用课前候课1分钟时间开展诵读经典古诗词活动,利用升旗仪式时间开展经典诵读展示活动,利用每天学生放学路队时间开展诵读经典古诗词活动,让阅读随时随地发生。
收获多项成果,书香伴成长
踏入校园,环境优雅,书香弥漫。明远实验小学全方位、多角度创造良好的大阅读环境,让师生更具智慧和涵养,让教育变得从容而美丽,让有限的生命更为深隧和精彩。
学生文化素养和核心素养得到很好培育。学校阅读氛围浓厚,学生阅读量、阅读兴趣、阅读能力持续提升,尤其是古诗词储备量远超其他学校学生,在各类阅读比赛活动中获奖数量远远领先本区其他小学。2021年至今,学校共有12个作品在全市中华经典诵读大赛中获奖,6个作品在全省中华经典诵读大赛中获奖,获奖数量和奖次均具全市各学校前列;2021年,山东省中小学生经典古诗词诵读活动中有29名同学荣获“诗词少年”称号,获奖数量占全市小学的63%,也是枣庄市小学唯一获此殊荣学校;2022年,山东省中小学“寒假读好书”活动中有140名同学荣获“齐鲁书香少年”称号,获奖数量占全市总数的93.3%,也是枣庄市小学唯一获评学校;2023年6月,在枣庄市“枣·悦读”校园读书活动中,共有436名同学荣获“阅读之星”荣誉称号;2022年和2023年,枣庄市第九届、第十届“国学小名士”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共有122名同学获奖,获奖数量位居全市各小学之首,“国学小名士”创作情景剧《花木兰》《精忠报国》分别以优异成绩荣获全市小学组第一名,连续两届蝉联第一名。
教师文化素养和专业化水平得到很好提升。教师的人文素养、综合素质、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等得到有效发展,在各级各类相关阅读活动中获奖优秀辅导教师400余人次。2021年至今,30余名教师在省市区中华经典诵读大赛、教师诗词讲解大赛、教师读书征文等活动中获奖,获奖量位居全区各学校前列;《小学生经典诵读课程的研究与实践》等省级课题获得结题,《十位一体——小学段中华经典诗词育人体系实践探索》荣获全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23年,《“十位一体”小学段中华经典诗词教育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在山东省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开发与利用案例评选中获奖。
学校教育质量和办学特色得到很好彰显。近年来,学校办学特色非常鲜明,教育教学质量非常突出,先后被评为山东省中小学“书香校园”、山东省中华经典诵吟特色学校、山东省中小学“诗词校园”、山东省传统文化体验教育教学基地“春秋课堂”实验学校、山东省“诗教之光”小学古诗词数字全景体验课堂学校、山东省“规范写字”小学联系点、枣庄市基础教育教学工作优秀学校、枣庄市亲子阅读基地等20余项市级以上荣誉称号,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台儿庄区明远实验小学认真落实“双减”政策,将以更加务实的作风、扎实的行动、科学的精神,持续深入开展“书香校园”建设,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为孩子们的终身发展、成人成才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