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贵有情,情贵在真。魏巍先生曾说:写好一篇文章,能打动人心,就要把心捧给读者。优秀的文章字里行间流淌的是真情,是生活与感悟的完美结合。人类最复杂的东西就是情感,最具有个性特色的、最能打动人的也是情感。而情感则是爱的源泉,爱源于多姿多彩的生活,源于世间万物的各种美好。爱因为真而变得高尚,在文字的海洋中,“爱”是写作之源,它如清泉汩汩,滋润着我们的文思;“真”则是写作稳固的基石,承载着生活的厚重与深沉。在微写作的创作中,让我们以爱为笔,以真为墨,留下心灵的痕迹,书写生活的点滴!
一、用热情点燃热情,用有趣引爆有趣
我个人觉得写好一篇微写作源头是学生要有一颗热爱生活的心。我想从一个词说起,那就是“教书育人”,这是我们每个教师的职责,谁都清楚。可仔细想想,这个词是由两部分构成,我觉得,教书是我们的基本职责,而育人才是至高的职责。教书是匠人之心,而教书的目的是育人,育人是师者之魂。可是,我们真正想过没有,要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呢?我认为语文老师应教给学生一种热爱生活的态度,培养学生拥有一颗有情趣的灵魂,让学生成为一个有诗情画意的人。首先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一切真善美的情怀;其次要在平常平淡的生活中发现美、欣赏美的情趣,学生慢慢地才能创造美、传播美;然后还要在每一件小事中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宽容豁达的生活态度。这样,他们才能在平常的日子里发现美,感知爱,追求真实和美好,才能处顺境而知感恩,遇逆境而能奋起;这样他们才能郑重的对待每一景每一物,每一人每一事,每一分每一秒;他们就能把琐碎的日常过成美好,能在平淡的生活里感受馨香。这样的人,他能把生活中见到的美好,在脑海中存储成画面,当他要落笔写作时,脑中的美丽图景就会在笔下流淌,还愁他写不好作文吗?我们每个班上都有这样的学生,写什么都写得好,只是这样的学生太少了。这就需要我们语文教师在每一节课顺势引导,用一句话,一个动作,一幅插图,一篇文章,一个人物来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让他们感知生活中的诗情画意,感受生活中的真善美。并且,我们语文教师也应该成为这样的人,用热情去点燃热情,用有趣去引爆有趣。这应当成为我们语文教师的追求,为学生的写作开掘源头,为学生的一生奠基。
二、记录精彩瞬间,描绘多情画面
写文章就是说话,也就是想心思。思想、语言、文字,三样其实是一样。 思想在生活中倾生,那就需要去生活寻找素材。教师要引导学生向生活要素材,让他们去记录精彩的瞬间,去描绘多情的画面,去展现动人的情景,去表达真实的见解,去挖掘内心真实的感受。可能有的同学要说,我每天就是从家到校,两点一线,没什么可写的。那我们教师就要引导学生立体的去感知生活。
首先要敞开心灵,用一种热情走进生活,拥抱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多留意身边的人和事,发现他们的亮点;完全投身到课堂中,感知每节课的独特;多参加各种活动,去实践中动手动脑,为自己增添真实的感受和体验;走进大自然,亲近小动物;沉浸书籍,在文学中积累……只要你对生活充满爱,你就会发现,生活馈赠给你的是无限的美好。
其次要调动五官,立体的全方位多角度地感知生活。要让学生打开五官去发现,去倾听,去触摸,去品尝,去嗅闻。注目一草一木,一山一水;细数满天繁星,河中卵石;聆听枝头鸟鸣,案上琴声;咀嚼人间百味,多彩生活;参悟世间百态,人情事理。《鼎湖山听泉》不就是作者倾听后的感悟吗,舌尖上的中国不就是味蕾与文化的碰撞吗。在这样的引导下,学生微写作的内容就拓宽了,写生活就变得容易了,就能写出生活的万种风情,千种姿态,百种滋味。
然后还要关注学生的当下感受,让学生既写出生活的多彩,又写出自己真实的内心体验。要善于抓住每一个时间的节点,每一个季节的转换,每一件事情的触动,每一种心情的变幻,每一个不经意的来临,每一次不期然的邂逅……这都是学生真正有感受的时刻,要引导学生捕捉当下最真切的感受,才能写出最真实的自己。比如,升入初二,我们可以写一篇短文《写给初二》,秋天来了,可以捡拾一片叶子,写写《一片落叶的断想》,被老师表扬了,写写那一刻涌起的甜蜜,第一场雪飘落,写写初雪给自己带来的惊喜,2018年过去了,挥挥手作个别……
三、加强训练方法,引导学生仿写
写作贵在独创,写作需要在生活中时常怀揣一颗感悟之心,将自己的所见、所闻、同化为自己心灵的一部分,只有让学生亲自体验生活与感悟,才能写出他独创的精神结晶。对于写作,我要求学生首先要学会模仿,然后每个星期至少写两篇生活感悟。
批阅。教师批阅,打出分值。也可以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批阅。
交流点评。一般是组内交流,分析差的和好的差别在哪里。有时教师也会在课堂上读几篇优秀的,分析好在哪里,再点出共性的不足在哪里。
方法引导。教师针对不同文章,给予不同的方法指导和点拨修改。这是微写作提高的关键。可以在组内进行,写得好的帮助写得差的修改;也可以教师指导修改。
展示。教师精选出优秀作品,在各种平台(微信公众号、简书、美篇等)展览,让学生互相学习、提高。
摘抄。在周末布置作业时,可以让学生摘抄,加深印象。最好的方法指导,当然在课本中。因此要在课本中取法,这是最便捷的学习和提高。我们要充分利用课本,把每篇文章中最突出的一点,比如写作手法,谋篇布局,表达方式,优美片段,细腻描写,刻画人物,抒发情感,主题呈现等,当作范例,去引导学生先仿写,扩写、续写,然后再创造性自由写作。
不需要太多限制,只要让学生先去写着,在写作中慢慢感受文体的区别,自然会为初三分文体训练做好铺垫。
最后,我想用汪曾祺老先生的一本书的名字结束,那就是“一定要,爱着点什么”。只要倾注对生活的爱,就一定能写出真佳作。带着情感去写文章是生动的,是鲜活的,能字字“生花”。真实的情感表达是文章的点睛之笔,学生的写作同样如此。一个人的内心越是有爱,文章所透着的情感越是自觉,越是坚定;越是热爱,文章所散发的情怀越是细腻,越是深沉,这便是倾注爱,方能出写真佳作最好的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