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教育网


首页 |

学前       基教       高教      职教       人物       推荐       艺体融合       热点资讯       通知公告       教师招聘

管理       访谈       德教       学科       校庆       特色办学       思想理论       民族教育       校长名片       报刊征订


当前位置:首页>当前

创新惠民服务举措,打造有温度的教育

发表时间:2025-02-26 08:58作者:王立涛  王伟  纪铅波


“老师,这几天一下子就降温了,天这么冷,孩子们上课冷不冷啊?”“家长您放心好了,我们学校在降温前就已经调试好供暖设备了。这几天已经供暖了,每间教室里都暖和和的……”近期受强冷空气的影响,我市气温骤降,孩子们顶着凛冽的寒风来到教室,一股暖意扑面而来,孩子们尽情享受着教室里的温暖,伴着温暖响起了朗朗读书声……

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学校,切实提升学校教育惠民的“一体化、均衡化、优质化、多元化、精准化”服务水平,切实做到解决困扰群众的“急难愁盼”的问题,我们积极开展教育惠民服务网建设,全面提高广大群众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知晓度、认同度、满意度。

一、完善机制,织密织细惠民“服务网”。

学校围绕群众需求,将惠民服务做精做细,构建线上线下双轨问题征集机制。

1.学校制定了《教育惠民服务网建设方案》,按照“网格化、全覆盖、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原则,以班级包靠、招生片区为服务网格,将校内校外划分为若干网格化教育惠民服务网,实现教育惠民服务网格化全覆盖。校级班子及中层实行重点群体包靠,组成重点群体走访专班,深入基层,细化走访,及时了解掌握群众最真实最全面的情况,把相关问题进行全面分析。

2.学校借助潍坊教育惠民平台,建立“学校教育惠民一码通”,将市、区、学校三级教育惠民一码通二维码放至微信公众号和家长接送区,第一时间准确掌握家长、群众意见和建议,畅通家长诉求渠道,着力将群众教育诉求受理在源头、解决在一线,推进实现群众教育诉求“码上问、马上办”。学校公开惠民服务监督联系电话,将校级、处室负责人电话印制在惠民服务卡上,发放给全体家长,方便家长沟通、联络、反映意见建议。班主任每周汇总本班的家校沟通情况,形成“教育惠民三张清单”,建立台账、逐一销号,保证能针对出现的问题情况进行有效研究和实时反馈。

二、加强作业管理提质增效。

根据双减提质的发展理念,学校建立中小学学科作业班级统筹公开和公示制度,深入开展“提升中小学作业设计质量的实践研究”重点课题推广应用,共建共享优质作业资源,形成区域化、校本化作业特色。

三、推动午餐午休+课后服务。

为把课后服务落到实处,学校提供课后免费托管服务,全校学生自愿参与。在课程设置方面,学校统筹协调各类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兴趣小组及社团活动。及时和配餐公司反映家长的需求,为学生提供美味可口的健康饭菜。向学生提供“弹性入学、午间托管、弹性放学”全时段延时服务,实现更灵活、更全面、更贴心的延时服务。

四、家校沟通,提升满意度。

学校为推进家长课程,每学期最少一次组织家长课程开课,和校长讲课。组织了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全员大走访活动,中层及以上管部干部,对周边群众和商铺也进行了走访,诚恳的向他们宣传潍城教育,学校教学。为社区和居民家庭提供有关教育方面的政策咨询、疑难解答、互动沟通和联谊,将惠民服务送到千家万户,用实际行动架起家校沟通互动的桥梁。以真诚的态度赢得群众对教育的关心关注,把群众变成教育事业参与者、知情者、支持者,形成发展共识,凝聚发展合力,以实际行动传递对群众的温暖关怀,真正做到以人民为中心,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四、从“小细微”入手,六举措抓实惠民服务。

1.让“隔代家长”进校提意见,促发展。由于时代不同,老人的知识和思想观念有些已落后,由他们抚育孩子,往往虽有良好愿望,但效果却未必好。为进一步落实家校共育,促进学校教育教学的持续发展,学校定期邀请部分“隔代家长”进校园,就学校的发展、学生的教育共谋良策,让学校管理融入家长的智慧,家校共育为孩子发展提供良好氛围。

2.学校依托“家长接送区”“健康街小学教育惠民一码通”等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建立起“智慧众筹、资源共享、管理共商、平台共育、多翼协同、各司其职、各得其所”的教育惠民服务网高效运行机制。

3.学校“一把手”上放学期间学校门口值守制,每天都是家长接待日。学生上学、放学期间,校长在校门口值守,不仅确保师生生命与财产安全,还能随时听取家长对学校发展的建议与意见。

4.实施学校教职工首问制、学生物品及时送达制。为进一步增强教职工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新学期,学校推行了教职工首问负责制,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更好地为社会和家长提供快捷、方便、满意的服务。针对小学生年龄小,容易遗忘作业或生活物品等现象,学校推出了学生物品即时送达制,令不少学生和家长直呼“太暖心太贴心”。

5.让退休银铃教职工有归属感,促进学校教育发展。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退休老教师加入学校银龄计划,每年年底,学校组织离退休职工召开座谈会,听取学校一年来的发展情况,为学校下步发展建言献策,贡献智慧力量。

6.开放办学,学校定期邀请学区内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学生家长代表进校参观、座谈,代表、委员们通过参加主题班团队会、观摩阳光体育大课间、一校一品或一校多品等体育艺术特色项目和社团活动等,全方位了解学生在学校的日常生活,为学校发展建设提出自己的意见与见解,切实增进了沟通理解,增强工作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总之,创新教育惠民服务多措并举,让教育惠民有力度更有温度,通过打造新亮点,培育新特色,采取多项措施,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而得到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分享到:
热点资讯

热点资讯

副标题

点击排行

点击排行

副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