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核心素养为纲的义务教育新课标对教学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挑战,这种要求和挑战不是零星的局部的改变与调整,而是要在整个育人方式和培养人才体系上进行创新和改革,使教育从知识本位转向素养本位。基于此,我校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更新教育理念,转变育人方式,把建构“自我驱动、自主发展”的生本自主课堂作为建构自主教育办学体系、实践自育自学的核心予以大力推进,并同步开展了“生本自主课堂教学改革实践探索”的课题研究。
建构了以学生为中心的“12345”自主课堂创新模式。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课堂的主人。按照“把课堂还给孩子,把学习还给孩子”“孩子是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体,学习是孩子自身成长发展的需求”的教学理念,我校全面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以“自我驱动、自主发展”为核心,积极构建“12345”生本自主课堂模式,大力推进学生自育自学,实现自主发展。其中,“1”即以学生为主体,习得知识、养成习惯、形成品质是学生自身的需求,因此,学习应该基本靠自己,老师只是帮助者。“2”即课堂评价和单元评价二项评价,课堂评价包含学习意愿的激发、学习氛围的创设、学习兴趣的培养、学习习惯的养成、学习能力的获得、科学知识的习得以及正确思想、人格、品德的影响、感染等内容;单元评价则是单元知识结构化,通过知识点、线、面的连通,初步建构起知识体系。“3”即课前研究、课堂研讨、课后延伸三个环节。课前研究,主要是前置性小研究和自主探究;课堂研讨,包含小组讨论、班级展示交流、质疑交锋、梳理总结、拓展提升五个环节;课后延伸,包含知识拓展、主题专项研究、知识体系建构等内容。“4”即课堂教学过程中自主学习、小组讨论、班级交流、梳理提升四个步骤。“5”即实现激发学习意愿、创设学习氛围、培养学习兴趣、养成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能力五个目标。
重构了以问题思维导引的课堂结构和学生主导的递进课堂流程。生本自主课堂的流程,可简单表述为自主学习(愿意学、学会学)→小组合作交流(表达、交流、讨论、质疑、习得)→全班展示交流(展示、交流、质疑、释疑、补充、评价)→梳理总结(梳理知识、概括总结、融会贯通、拓展提升)→效果评价(会研究问题、能解决问题、解决实际问题)→单元评研(查漏补缺、知识结构梳理、系统知识梳理、建构知识体系),该流程明确了课堂的基本结构,实现了“生本、对话、碰撞、求真”的高效课堂的构建。在课前或课堂上,学生结合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完成课前小研究的探索,也就是即将学习的知识,并通过感悟、内化对探究出的知识与已有知识建立关联,自主习得所要学习知识的主要内容,培养思维与自主探究能力,同时对自己不清楚、不明白的地方有了清醒的了解和认识,进而生成自己的问题。在课堂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小组成员有秩序地交流表达自己的认识、观点、看法、思路、思维方式等,通过交流与交锋的形式对思路、思维方式等进行辨析和碰撞,进而讨论生成对所学知识的认识、观点、看法、思路、思维方式等,合作习得所要学习知识的重难点、疑惑点,并提升思维与合作探究能力。在全班交流过程中,小组代表对讨论生成的知识的认识、观点、看法、思路、思维方式等进行展示交流,其它小组或学生进行质疑,小组成员负责释疑解难,在观点交锋和思维深度碰撞的过程中完善认识、观点和看法,完成课堂学习目标任务和核心素养培养的落实。在生本自主课堂研讨过程中,教师不应只是追求自我存在,而是要进入忘我甚至无我的状态,以倾听者自居,巡视小组讨论和交流的情况,有针对性和目的性地指导小组讨论的方式和效率,尽量掌握学生小组合作的学习情况。在全班交流和质疑释疑过程中,教师应及时抓住课堂生成,因势利导,指导学生理清知识逻辑和相关联系、理顺知识结构,建构起知识体系。在课堂研讨前,教师要对学生前置性小研究完成情况做到全面的评价,对学生自主学习情况有全面的了解掌握。在展示释疑过程中,要对课堂的生成性、拓展性知识给与及时的评价,引领好展示交流、质疑释疑的方向性和价值性,做好课堂学习的补缺纠错和拓展提升,保证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益。
实施了阶梯推进自主学习、自主管理的子课题研究。为使全体教师更深入地理解“生本自主教育”的教学观、教师观及学生观,我校确立了“语文教学推进大阅读”“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教学改进行动研究”等东胜区级课题,制定了研究实验方案,明确了研究周期和阶段,确定了研究措施和策略,设想了预期研究成果及呈现方式,通过专业阅读、线上线下专题培训、专家参与校本教研、名师课堂展示与专家指导紧密结合等多种举措扎实开展课题研究,以确保“生本自主课堂教学改革实践探索”课题研究的有效落实和开展。
2023年7月,在原有课题研究基础上,我校又申报立项了《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方法与策略研究》《聚焦教学评,立足大单元—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探索与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研究》《实施校本化德育课程激发学生内驱力》等8个自治区课题,进一步推进生本自主课堂教学改革探索深入持久开展。如今,“生本自主课堂教学改革”成果在地区已形成了一定的影响。2023年4次举办东胜好课堂展示活动,全区30所小学800多人次教师前来观摩。2023年12月8日的中国教育报10版刊发了我校题为“以生为本,构建‘自我驱动、自主发展’教育场”的专题文章。
学生的自育自学、自主教育符合教育活动的内在规律。在自主教育理念和新课程标准下,我校将继续深化“生本自主课堂教学改革”实践探索,引导全体教师始终以学生的“学”为核心开展课堂教学研究,强化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探究、感悟、实践活动,推动“生本自主教育”理念与教学的深度融合,切实提高育人水平,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