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教育网


首页 |

学前       基教       高教      职教       人物       推荐       艺体融合       热点资讯       通知公告       教师招聘

管理       访谈       德教       学科       校庆       特色办学       思想理论       民族教育       校长名片       报刊征订


当前位置:首页>当前

融合教育谱华章,创新模式展未来

发表时间:2025-03-04 09:05作者:陈支顺


龙山县第三小学,坐落于县城的南端,紧邻果利河畔,占地广阔,达到19亩。这所被赞誉为“花园式”的学校,拥有21个教学班,是一所备受赞誉的公立小学。在这里,不仅有绿意盎然的校园环境,更有一群敬业爱岗的教职员工,共计70人,他们默默奉献,为学生的成长提供全方位的指导。

目前,学校共有1092名在校学生,其中包括8名残疾儿童。这些孩子中,有的肢体残疾,有的视力受损,还有的智力发展受限。他们分散在各个年级,一年级1名,二年级2名,三年级1名,四年级1名,五年级3名。尽管身有残疾,但他们并未被隔离在特殊班级,而是与普通儿童一同在普通班级里接受教育,共同学习、生活。

在一所普通小学中,残疾儿童占比达到7.8‰,这确实相当罕见。这样的学生构成,无疑给学校的教学与管理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然而,龙山县第三小学并未退缩,而是选择积极面对,以融合教育的理念,努力探索残疾儿童与普通儿童共同成长的新教育模式。

近年来,学校在融合教育的道路上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通过为残疾儿童提供个性化的教学计划和辅助设备,以及加强教师培训,提升对残疾儿童教育的认识和教学能力,龙山县第三小学正逐步建立起一个更加包容、平等的学习环境,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成长之路。

教师倾心育桃李,家校携手谱新篇

不轻言放弃任何一名学生,已成为三小每位老师的坚定信念与共同努力的方向。让我回忆一段深刻的经历:我校的唐子涵,一个身世坎坷的孩子,他是由一位善良的老人在医院发现并领养的弃婴。然而,随着年岁的增长,子涵的智力发育迟缓问题逐渐显现,且症状日益严重,在学校也展现出诸多异常。

面对这一情况,学校高度重视,多次邀请家长来校,深入探讨孩子的教育策略。经过深入的沟通与协商,我们决定由家人主要负责子涵的日常生活照料,而学校则全权承担他的学习任务。自此,我和老师们都将更多的关注和爱心倾注在子涵身上,而他的进步也显而易见,每一次的小小改变都让我们欣喜不已。

记得在四年级的学校运动会开幕式上,班主任陈利权老师牵着子涵的手,引领他走在班级方阵的最前面。当他们经过主席台时,全校师生自发起立,报以热烈而持久的掌声,那一刻,我们都为子涵感到骄傲。到了五、六年级,子涵有时不愿意进教室,于是他就在我的办公室里,与我和其他老师们一同学习。

临近毕业的一天,子涵突然对我说:“陈校长,你能请我吃个盒饭吗?”我笑着回答:“当然可以,这就算是我们庆祝你小学正式毕业的礼物吧。”那一刻,我深感这份与他的特殊情意和共同经历的时光,将成为我人生中难以忘怀的珍贵记忆。

通过这段经历,我更加坚信:面对特殊的孩子,需要老师的坚持、同学的理解、家长的耐心以及家校之间的紧密合作与真情付出。这才是融合教育的真正内涵和根本保障。

特校三小齐发展,课程教研相促进

龙山县特殊学校拥有一支由28名经验丰富的教师组成的团队,他们负责6个培智班的教学工作,共培育了79名学生。而我们龙山县第三小学与特殊学校紧密合作,共同推进四个方面的融合工作,以更好地满足特殊儿童的教育需求。

课程精心设计,艺术体育共融。针对特殊儿童的学习特点和需求,我们精心设计了多元化的课程体系。在参照特殊学校的成功模式基础上,我们利用课余时间,除了常规的文化课程外,还特地增加了手工艺、绘画、音乐等艺术类课程,以及体育和游戏等身体协调性训练课程。特别是在手工艺课程中,我们鼓励教师、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一起制作精美的盆景,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劳动实践能力,还极大地提升了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同时打造了我们学校独特的盆景文化。

教研交流深入,教学能力共提。为了不断提升教学质量,我们与特殊学校定期开展深入的教学研讨活动。这些活动包括互相观摩课堂、共同评课和研课等。我们的老师走进特殊学校的课堂,学习他们的教学方法;同时,特殊学校的老师也来到我们的课堂,分享他们的教学经验。通过这种深入的交流和学习,我们有效地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能力,进一步提升了融合教育的课堂教学质量。

师资培训强化,专业素养共升。我们深知,教师的专业素养对于融合教育的成功至关重要。因此,我们长期邀请特殊学校的教师为我们的教师进行专业培训。通过这些培训,我们的教师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特殊儿童的教育需求,掌握了更多融合教育的教学方法和策略。这不仅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养,也为他们在实际教学中更好地满足特殊儿童的需求提供了有力支持。

思政活动丰富,学生互动共成。我们与特殊学校相邻而居,资源共享,情深义重。为了促进两校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我们主动邀请特殊学校的师生共同参与国旗下思政课等融合教育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我们的学生更加了解和接纳特殊儿童,学会了关心和帮助他们。同时,特殊儿童也在这些活动中获得了更多的社交机会和成长空间。这种思政融合不仅促进了学生的共同成长,还进一步推动了我们学校的融合教育工作。

三小深知所肩负的重大责任,这不仅仅是对学生的教育责任,更是对社会、对未来的责任。因此,我们始终秉持“融合有爱、携手同行”的教育理念,致力于创造一个包容性强、充满关爱的学习环境。我们相信,在这样的环境中,每一位学生都能感受到温暖和关怀,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成长之路。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将继续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将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作为我们的行动指南。我们将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扎实的措施,推动特殊教育事业的稳步发展。我们深知,特殊教育不仅仅是教育的一部分,更是社会文明和进步的重要标志。因此,我们将竭尽全力,为特殊儿童提供更好的教育机会和资源,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实现自我价值。

同时,我们也将加强与家长、社会的沟通和合作,共同为特殊儿童的教育和成长贡献力量。我们相信,只有家校社三方携手合作,才能为特殊儿童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创新教育模式和方法,为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我们的智慧和力量。

为此,我们将大力推进融合教育工作,不断创新教育模式和方法,以期开拓融合教育工作的新局面。我们坚信,通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我们能够为特殊学生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让他们在校园里快乐成长,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分享到:
热点资讯

热点资讯

副标题

点击排行

点击排行

副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