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位于石家庄市藁城区北隅的西关镇,美丽的西关小学傲然矗立,它坐落于正定、无极、新乐三县的交汇之地,是一所充满乡村韵味的完全小学。自1945年建校以来,经过四次历史的洗礼与变迁,终于在2005年迁至现址,继续其教育使命。如今,这里拥有1116名朝气蓬勃的学生和47位辛勤耕耘的教师。学校秉持着优良的校风、淳朴的教风和浓厚的学风,文化底蕴深邃而丰富。
西关小学始终坚守“学生向往、教师幸福、家长认可、社会满意”的办学目标,致力于为学生打造一个充满色彩与活力的校园,让他们在精彩的教育中成长,为多彩的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学校尤为注重内涵式发展,构建了以“让每个生命都出彩”为核心的“出彩”文化体系。这一体系涵盖了理念文化、管理文化、教师文化、学生文化、形象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和课程文化八大方面,旨在通过全面而深入的文化建设,推动学校的持续发展和师生的共同成长。
翰墨飘书香 科创筑未来
我校秉持“写好中国字,做好中国人”的坚定信念,将规范汉字书写提升至学校内涵发展和文化建设的重要地位。我们致力于引导和激励全校师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不仅提升了规范汉字书写的教育质量,更强化了师生们的书写能力。在国家级和省市级的书法比赛中,我校师生屡获殊荣,一等奖的荣誉更是锦上添花,获奖人次超过百位,彰显了我校在书法教育方面的卓越成果。
我校在全校范围内普及多媒体教室,统一安装了练字软件,并配置了专用账号,以支持日常教学与训练。全员培训紧随其后,聚焦规范汉字数字教学系统的功能与应用,教师们不仅亲自体验软件中的练字方法,还通过横向同年级对照班级与实验班级的对比研究,以及纵向个人早期习字格与当前十字八点格的对比,深入探讨了数字化教学系统的实际应用效果。结果显示,无论是对照班与实验班,还是个人早期与现在相比,书写水平均有了显著提升。
线上线下教学资源相结合,我们创新性地开展了“亲子共练”活动。校内,师生同练,共同提升;校外,家长与孩子坚持共练,营造了浓厚的练字氛围。这一举措实现了“5+2>7”的积极效果,为实验数据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我校书法及语文教师普遍反映,规范汉字书写数字化教学系统易于操作,上手快,几乎没有难度门槛。即使书法基础较差的教师,也能迅速掌握并熟练运用该系统。这不仅提高了教学质量,还促进了教师自身的汉字书写水平提升。
2023年6月10日,我校作为河北省首批规范汉字书写实验校,成功举办了石家庄市藁城区规范汉字书写实验教学经验交流现场会。会上,我校教师刘欣杰、魏云芳、丁文、王晶展示了四堂高质量的规范汉字书写公开课,充分展示了我校在规范汉字书写教学实验研究上的丰硕成果。
减负谱新篇 多元展风采
我校积极响应“双减”政策号召,立足学校实际,在教学上主动作为,力求减轻学生负担,同时丰富教育内涵。学校通过构建高效课堂、精细优化作业、开设课后心理辅导等方式,切实保障学生的学习质量和身心健康。
在高效课堂构建方面,学校各教研组积极开展集体备课活动,教师们集思广益,精心打磨出高效、优质的示范课,提升了课堂教学质量。同时,学校还编写了“双减”校本教材《导学案及作业设计》,设计出有针对性的作业,引导学生向自主性、探究性学习发展。
为缓解学生压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学校每周为每班开设一节课后服务心理辅导课,采取“一生一策”精准帮扶,为学生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在特色社团建设上,学校以“一生两翼”为立足点,根据学生喜好与特长,创建了书法、机器人、合唱、篮球、乒乓球、雷锋故事宣讲团等兴趣社团,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成功感和幸福感。
此外,学校还坚持体艺并重,积极开展大课间活动和各种体艺竞赛,如广播体操、跳绳、课桌操等,旨在培养学生的艺体素养,全面发挥艺体育人功能。在学科综合素质竞赛活动中,学校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既锻炼了动手能力,又培养了审美情趣和核心素养。劳动教育方面,学校设置木工劳动课程,开展实践活动,并创新劳动教育模式,建立“劳动教育实践基地”,让学生亲身体验劳动的乐趣,崇尚劳动,热爱劳动。
红色教育也是学校的一大特色。学校坚持将红色理论学习与学科教育相结合,开展形式多样的红色育人活动,如西柏坡国家安全研学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筑牢红色底蕴。
耕耘智慧田 播种未来梦
为深化学生劳动观念,学校倾力打造“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让学生在劳动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劳动基地坐落于教学楼前,以班级为单位划分实践活动区,种植语文书中及四季常见的蔬菜。学生亲自参与种植全过程,从松土、施肥到浇水、除草、采摘,亲身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通过劳动实践,学生不仅学到知识,更培养了劳动观念,学会与他人和环境互动,激发劳动热情,提升实践能力。西关小学期望孩子们通过辛勤付出,锻炼意志,培养劳动价值观与吃苦耐劳的品质,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人才。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我们共同播种希望,拥抱春天。在各班的种植园里,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辛勤劳作,期待着丰收的喜悦。花生、草莓、西红柿等秧苗承载着同学们的汗水与期望,在这片土地上茁壮成长。
大自然是最好的课堂,劳动实践基地是生动的教材。学生们走出课堂,走进田园,体验劳动的辛苦与快乐,感受春华秋实、夏韵冬藏的韵律。在这片土地上,他们播撒阳光,播种希望,收获成长的喜悦。
我校在教育教学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先后荣获“河北省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石家庄市管理质量示范学校”“石家庄市雷锋式学校”等多项荣誉称号。这些荣誉的获得,离不开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和辛勤付出。我们将继续秉承“让每个生命都出彩”的办学理念,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而不懈努力。
几十载的风雨兼程,我校积淀了厚重绵长的文化传统;几十载的弦歌不辍,我们彰显了“让每个生命都出彩”的办学理念;几十载的春华秋实,我们取得了人才辈出的办学成果。忆往昔,简陋的校舍和泥泞的道路见证了我们的成长;看今朝,耸立的高楼和芬芳的桃李彰显了我们的辉煌。今朝的西关小学,学子们正意气风发,待挥斥方遒,书写更加精彩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