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教育网


首页 |

学前       基教       高教      职教       人物       推荐       艺体融合       热点资讯       通知公告       教师招聘

管理       访谈       德教       学科       校庆       特色办学       思想理论       民族教育       校长名片       报刊征订


当前位置:首页>当前

江苏省“童乐优师”“四有”好教师重点培育团队在教育的海洋中”启航·探航·领航

发表时间:2025-03-11 09:25作者:吉广利 董雷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在连云港市解放路小学教育集团,就有这么一群教师,基于童乐,童心母爱,优德优教,向阳生长。给学生心灵播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用爱与责任点亮孩子的人生,她们就是解放路小学教育集团“童乐优师"四有好教师!以立德树人、研究探索、综合育人和协同发展为特质,以“内化系统”和“外在支持”双驱动团队的组织与运行,以名师引领、学思促研推动团队的研究行动,凸显新征程培根铸魂教育使命,拓宽新时期师资队伍建设路径,形成“童乐优师"专业团队成长文化,加快促进师能综合提升,追寻教海探航的精神坐标,不断锻造践行立德树人、育人育才的"童乐优师"典范。

教育须有信仰,就是要通过“培养”不断地将新的一代带入人类优秀文化精神之中,让他们在完整地精神中生活、工作和学习。连云港市解放路小学“童乐优师”“四有”好教师团队正是这样的一群弄潮儿,在一年又一年的教海探航中,用自己的实践探求诠释着对教育理想的追求,对教育教学的理解,追寻契合学生精神成长需求的崭新密码,向“教育的海洋”深处漫溯。

“童乐优师”“四有”好教师团队锻造,加快了学校新时期发展进程,催生了具有童乐解小特质的教师队伍专业化品质生长。近几年,学校教师多次荣获江苏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二等奖,并被推荐参评新一届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得江苏省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二等奖。学校先后获得全国首批文明校园、省首批教师自主发展示范校、省教育先进集体、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项目校、省中小学生品格提升优秀项目校、省教科研先进集体、省“四有”好教师重点培育团队、省“教海探航”征文竞赛优秀团队奖(七次)、省首批思政育人特色学校、省心理健康特色学校、省智慧校园示范校等近百项省市级荣誉,先后为区域学校输送了近20名正副职校长,培养了1名省“苏教名家”、1名省正高级教师、11名省特级教师、1名省教学名师、12名市教学名师、13名高级教师、及其他省市高层次人才80余名。“童乐优师”结伴成长,不断推动童乐解小成为区域优秀教育管理干部和名特优教师成长的摇篮。

一、以共同愿景,塑造“童乐优师”“四有”好教师团队特质

“一支粉笔一首诗,黑板上写字又画画,爱党爱国爱人民,教书育人享幸福”。江苏省首批特级教师王淑兰老师传承的这首案头诗,成为一代又一代解小教师“扎根课堂,守望平实,师爱无痕”的价值导向,凝聚着全体教师立德树人新共识、教书育人新理念、锐意进取新追求。

(一)以立德树人为魂。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这支团队以“优师”为名,强调内生性发展和用于突破自我的教师发展观。“向下扎根,自信飞扬”,沉下心,扎根、沉浸到课堂中;潜心研究,探索教改实践的基本问题。既要扎根大地,勤奋刻苦,又要仰望星空,成为学科育人的先锋,创新发展的榜样,团队引领的标兵,成长为新时代的“大先生”。

(二)以探索研究为本。

对于这支队伍而言,研究是一种精神追求和行动宣言,是一种时间态度和生活方式。从2018年,聚焦省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小学语文项目导学实践研究”和省品格提升建设工程“传承雷锋精神 涵养儿童品格”,攻坚克难,分析儿童发展现状,描绘素养发展画像,研究课程项目设计、教学方式转型、教学策略探索等,并将研究成果加以推广实践。

(三)以综合育人为要。

江苏省“童乐优师”“四有”好教师重点培育团队成员来自不同学科,突破固定式、行政化运作模式,形成“交响乐式”多样化跨学科育人团队,积极开展基于学科的项目导学育人方式,跨科联动,促进学生学科素养的融合,实现跨学科的整体育人目标。

(四)以协同发展为主。

在“童乐优师”教师团队的建设过程中个,我们充分发挥学校与高校长期开展合作共建的优势,将教师队伍建设与省级教师发展师范基地校的建设工作结合起来,发挥团队内优秀教师集群效应,以名师领研等策略为带动,改变日常教研的模式和阳台,抱团发展,共同进步。

二、架构童乐课程,蓄力探航团队持续发展

(一)构建“童乐教育”理念下的童乐课程

于课程主阵地而言,“童”和“乐”,如同鸟之双翼,缺一不可。童,对标教育目标;乐,对标教育方式。在小学生这个学习意志力发展尚未完善的阶段,“童乐教育”可谓课程建设的核心支撑。学校围绕童乐教育,在深层推进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基础上,架构有解小独有特色的“童乐课程”,通过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引导教师群体树立正确的课程观、质量观、学生观、教学观。在国家课程的基础上,统整课程资源,通过开发特色课程,激发老师潜能,搭建老师特长展示平台,唤醒老师对课程实施的情感需求,让教师群体在课程开发与实施中,从“外部驱动、自我状态”转向“内部驱动、自我发展状态”。  

(二)建构“教、研、读、写”童乐成长课程

“教、研、读、写”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四件套”,更是终身成长的“铁布衫”。搭建“教、研、读、写”教师同乐成长课程,提升教师“读教研写”能力。教学力:立足课堂,注重过程,在课堂研究上协同前行;深耕课堂,从课堂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炼经验提升表达。研究力:以大教研小对标的方式,让老师基于一般的科学研究方法,通过日常研修,微课程研究社等聚焦关键问题环节,对学校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进行收集、分类、归纳整理后形成研究内容,是持续认识、反思、行动改进的过程。阅读力:搭建丰富平台,让不拘一格的表达增强探航教研的受众性。写作力:通过校本研修,帮助教师科学选题、正确立意、合理建构,进而形成严谨而合理的教学言说与表述。

三、建立发展联盟,凝聚探航团队力量

作为江苏省“四有”好教师重点培育团队,连云港市解放路小学“童乐优师”跨学科融合教师团队,基于学校“童乐教育”文化背景,在呵护童乐、提升童乐的过程中,不断丰厚教师团队发展内涵,推进教育创新实践,努力探索“四有”好教师团队建设的实践机制和样态。

(一)凝聚“童乐优师”团队力量,成立“教师生命成长共同体联盟”

“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为了凝聚“童乐优师”四有好教师团队力量,成立了“教师生命成长共同体联盟”,依托学校名特优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凝聚伙伴学校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实现教师学习方式的改变、学习机会的创生、专业的自我迭代成长,努力成为一支朴实敬业、德艺双馨、创新进取、勤学善教的标兵式教师团队。

(二)倡导学校草根教科研模式,成立13个校跨学科名师工作室

在知行统一的引领中,学校倡导草根教科研,成立13个校跨学科名师工作室,通过师说论坛、童乐读书会等研训平台,有效助推中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定期聘请省市教育专家走进校园进行新课标、课堂教学、教育科研等方面的零距离的指导工作,从不同层面唤醒与呵护老师们的教学激情与自我实现的需求,让团队成员逐步形成自己的教研专长与学术思考,逐步成长为一个研究型、学习型的教师。

四、内涵项目引领,助推探航团队专业成长

(一)顶层设计,规划教师专业化成长愿景

为了进一步加快“四有”好教师团队的成长,学校成立了“童乐优师成长中心”。教师成长中心自顶层设计、规划教师专业化成长愿景,发现目标,确立标准,呈现“多轮驱动,系统整合”的状态,着力孵化出一支高效运转的现代化学校教师专业成长团队。成长中心还设立学校管理“共享论坛”、教师“师说论坛”、外出归来分享会、“阅享拾光”读书会等平台,让更多有发展意愿的老师走到台前,充分发挥教师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在教师专业发展中实现自身的价值。

(二)项目引领,助推教师走向专业化发展的快车道

近几年来,为了促进童乐优师团队教师专业成长,确立了“项目引领、课题承载、课程建构”的成长方向。“童乐优师”好教师团队建设工程、“童乐”课程建构工程“项目导学” 引领教学行为变革工程“跨学科融通共进”创新协同发展工程四大工程,以此进一步培育团队文化和专业精神,提升课程研发和实施能力,促进成员精神、专业协同成长,以学校的品格提升工程、前瞻性教学改革项目等为课程开发专题,以班级的童言讲堂、童言金声、童言剧场为课程实施平台,常态设置特色课程活动。依托大项目的研究与引领,教育探索项目也获得省、市教学成果奖。这些项目让一批教师成为了教海探航的弄潮儿,他们靠近光、追逐光、成为光、散发光,描摹成就了解小探航之路可持续发展的美好图景。

“童乐教育”不是单纯地为了快乐而快乐,而是在有秩序、有方法、有质量、有品位的快乐中打造的一种由内而外、内外和谐的快乐。学校只有快乐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快乐的学生;只有快乐的课程,才能让学生快乐成长。打造一所“童乐”学校,让“儿童快乐成长,奠基快乐人生”这一教育理想枝繁叶茂,正在解小努力践行。“童乐优师”好教师团队的孵化与培育,实现童乐解小全新的育人样态,仍是任重而道远。让我们共同期待“童乐优师”好教师团队在童乐教育文化的浸润中,跟紧新时代教育发展的步伐,加强团队协作,涵养教育情怀,夯实教育教学根基,提升自身综合素养,让我们一边探索,一边实践,我们都是未来的“水手”,一齐向教海更深处漫溯。

分享到:
热点资讯

热点资讯

副标题

点击排行

点击排行

副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