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教育网


首页 |

学前       基教       高教      职教       人物       推荐       艺体融合       热点资讯       通知公告       教师招聘

管理       访谈       德教       学科       校庆       特色办学       思想理论       民族教育       校长名片       报刊征订


当前位置:首页>当前

春风启航海军情  廿二载共建育英才

发表时间:2025-03-12 08:20作者:蔡玉华 吕迪


二十三年前的春风里,随着希望工程的启动,中国人民海军北海舰队慷慨地为成都市龙泉驿区第四小学援建了一栋标志性建筑——海军楼。这一壮举得到了时任国家军委副主席迟浩田将军的高度赞誉,他亲自题词“海军希望小学”,自此,龙泉驿区第四小学校与北海舰队结下了不解之缘。

时光荏苒,到了2006年,区教育局与学校领导受邀回访中国人民解放军91208部队青岛海军基地,双方共同见证了共建协议的正式签署,进一步深化了军民之间的情谊。

进入2022年,在中央军委和海军新一轮的“八一爱民学校”与“海军爱民学校”助学行动的推动下,龙泉驿区第四小学校再次获得了“海军爱民学校”的殊荣。从“希望”到“爱民”,军校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共筑新时代的军民鱼水情。

为了更加坚定地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以“海军文化”为特色,通过德育情境化的教育方式,将“山这边 海那边”军校共建项目作为重要抓手,融入海军文化精髓,为孩子们的成长注入国防教育的底色,推动学校特色发展迈向新的高度。

跨山海情深笃   共建育才谱新篇

自学校和海军部队建立共建关系以来,双方友谊如陈酒般醇厚,历经岁月而愈发浓烈。多年来,部队在改善办学条件、优化育人环境、资助贫困学生、奖励优秀学子等方面,已累计投入资金280万余元,惠及300余人次。不仅如此,部队还援建了篮球场、国防教育基地等设施场所,捐赠了电脑、图书、海魂衫等物品,为学校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协同育人基础。

2022年,部队更是慷慨捐资190万元,专项用于建设学校的“传承红色基因、立志向海图强”国防教育基地,进一步彰显了军民共建的深厚情谊。

海军部队始终秉持着“军民一家亲”的理念,定期到学校走访调研指导,常态开展走访慰问困难学生家庭、双拥共建座谈交流、捐赠资金物品等工作,积极为学校排忧解难。

在今年(去年或2023年)的“六·一”国际儿童节,学校的“小海军们”迎来了一群特殊的客人——中国人民解放军91208部队司令员梁阳少将一行。他们不远千里,从黄海之滨的青岛来到川蜀之地的成都,出席了“海军爱民学校”揭牌仪式暨军地共庆“六·一”国际儿童节活动,并为学校带来了国防教育课、贫困儿童慰问、优秀学生奖励等一系列助学活动。这些举动不仅是对22年前军民共建承诺的坚守,更是跨越山海、鱼水情深的生动展现。

文化焕新扬风帆   海军精神育英才

自2021年春起,学校踏上了文化理念系统升级之路,历经精心策划与实施,于2022年秋正式发布新成果。新系统确立了“生本教育”为教育哲学,明确了“办一所蓄本博发的百年优质校”的办学定位,以“行有本 思无涯”为核心表达,形成了“立本、激趣、育能”的办学理念和“知本、心悦、行远”的育人目标。

学校独具匠心地设计了四小专属的校徽、校旗和校训。校徽LOGO巧妙地融合了船锚与舰舵元素,构成了一个“本”字,象征着学校的“生本教育”理念和深厚的“海军文化”。校旗和校服则以海军蓝为主色调,展现了四小学子的青春活力和海洋情怀。

随着文化理念的升级,学校积极发挥育人功能,将海军元素融入校园文化之中。通过改造文化大厅、建设海军文化长廊和国防教育基地,让校园内处处可见海军蓝的印记。这些举措不仅丰富了校园文化内涵,更在无形中培养了“小海军”们的远大理想、规则意识、坚韧品质和强健体魄。

为深化文化教育,学校还创作了新校歌《山这边 海那边》。这首歌曲融入了“山这边书声琅琅,颗颗童心永向党”和“海那边劈波斩浪,舰行万里不迷航”等词句,表达了师生们“跨山”“越海”的理想追求,弘扬了拥军爱军的崇高精神。

在国防教育方面,学校夯实底色,加强阵地建设。通过红色教育和海军特色教育相结合,形成了一张亮丽的区域教育名片。少先队成为红色教育的主阵地,通过半军事化用餐、旗语操、“爸爸兵团”等活动,培养了一批批“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新时代少年。

此外,学校与海军部队紧密互动,共建育人保障。海军部队关心学校发展,定期捐赠资金和物资,为协同育人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学校也积极向海军部队汇报学校发展和学生成长情况,共同庆祝海军节、建军节等节日,展现了军民鱼水情深的美好画面。

五育融合绘蓝图   海军文化育英才

学校为深化教育改革,成立了五育融合课程探索项目组,并以海军文化为独特视角,深入探索课程育人的无限可能。精心打造的五育融合课程系列,旨在全方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本心”课程《那一抹蓝》通过海军文化培养学生的道德与品质,引导他们如同蔚蓝海洋一般纯净坚韧。“本慧”课程《海军进阶阅读》则以海军进阶体系为框架,引领学生深入探究知识的根本与奥秘。

“本体”课程《大联盟》以海军团队合作的精神为榜样,着重培养学生的运动习惯与合作竞争意识,让他们在运动中感受团队的力量。而“本美”课程《大海的歌》则引领学生走进美的殿堂,感受大海的美丽与浩瀚,培养他们的审美力与鉴赏力。

最后,“本创”课程《海军叔叔来我家》鼓励学生将所学应用于实践,通过创新行动实现自我创造,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为了进一步推进大阅读,学校对图书馆“山海阁”进行了升级改造,并特别增设了图书馆课程。学校借鉴海军军衔体系,创新性地建立了阅读能力等级评定标准,通过列兵到上将的15个军衔级别,激励学生不断挑战自我,提升阅读水平。孩子们通过分享阅读心得或参与阅读考核,可以获得相应的军衔胸牌,佩戴在校服上,展示他们的阅读成就。这种外显的激励形式,不仅激发了孩子们的阅读兴趣,更让阅读的深度与广度呈现螺旋上升的趋势。

军校共建筑梦港   红蓝交融育英才

学校深入挖掘军校共建的契合点,以海军特色为核心,凸显红色教育,为国防教育赋予厚重的底色,形成区域独有的文化教育品牌,从而打造了一张德育的靓丽名片。以学校少先队为主阵地,学校设立了海军特色中队,推行半军事化用餐、旗语操、国防主题运动会等国防教育特色活动,并开设“爸爸兵团”家长课程,共同培养“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新时代少年。

学校大课间活动别具一格,孩子们每日在运动场上首先进行一分钟的军姿训练,随后全体进行海军旗语自编操。这套操的音乐背景是《我是小海军》,动作标准且富有创意,全部由学校体育老师精心编排。以此为蓝本,学校还创编了室内课间操,并在龙泉驿区展演中荣获一等奖。

秉持五育并举、自然化成的教育理念,学校在艺术节活动中积极融入海军文化,创作了合唱、舞蹈、舞台剧等一系列海军主题节目。其中,舞蹈《山这边 海那边》以其原创的音乐和歌词脱颖而出,展现了山里娃对海军的向往和梦想,荣获2021年龙泉驿区艺术节一等奖,得到了评委的高度评价。

退伍不褪色,换装不换心。学校积极号召家长中的退伍军人们组成“家长兵团”,用他们的实际行动和热忱奉献,为孩子们树立榜样。他们挺拔的身姿、嘹亮的口号、标准的动作,都是国防教育的生动印记,为孩子们的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这样的言传身教下,梦想的种子必将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

山海情深铸军魂   少年梦启向海洋

军校双方二十余年来联系紧密,携手共进,“山这边 海那边”已成为军校援建共建项目的标志性称谓,为学校的德育工作和国防教育奠定了深厚的基石。通过常态化开展“我是小海军”“争做爱国少年”等国防教育特色活动,以及军事文化“五个一”系列活动,学校成功培养了一批批“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新时代少年。

从一所薄弱的农村学校蜕变为城市新优质学校,学校荣获了包括全国中小学国防教育示范学校、全国优秀家长学校、全国“生本教育”实验基地在内的30余项市级及以上综合荣誉,连续19年被评为区教育局年度综合考核优秀单位。在每年的海军节、建军节等特殊时刻,学校还会组织学生创作海军主题绘画、剪纸等作品,开展“给海军叔叔写封信、说句感谢语、送上一首歌”等主题活动,以表达对人民海军的敬意和感激之情。

从成都的“山这边”到青岛的“海那边”,军校双方的情感纽带如同山海相连,滋养着一批又一批的“小海军”茁壮成长。如今,人民海军用其坚定的信仰和强大的实力为孩子们指引前行的方向,助力他们茁壮成长;未来,这些孩子们必将乘风破浪,驰骋疆场,书写属于人民海军的英雄篇章!

分享到:
热点资讯

热点资讯

副标题

点击排行

点击排行

副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