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市龙岗区吉祥小学创办于2013年9月,现有32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584人,教职员工112人。近十年来,全体师生员工接续奋斗,学校快速发展,办学效益较好,社会评价较高。学校秉持“生本教育造就最好自己,适合教育成就幸福童年”的办学理念,坚持以生为本,始终把学生放在第一位,努力追求全人教育、追求绿色质量、追求教育本真,学校全体教职员工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把办好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更好地满足社区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作为学校奋斗的目标。近年来,学校紧紧围绕四个关键词作为学校发展和改革的着力点。
一是“生本”。“以生为本”是我校办学指导思想的根基。我们的全体教职员工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始终把学生的健康、安全和发展放在第一位。在学校的管理上,学校的行政班子始终把学生放在心中最重要的位置,民主、平等、公正关心关爱每一位学生,我也喜欢和孩子们交朋友,每天给孩子们带来热情的、愉快的、积极向上的情绪,我们希望吉祥小学的孩子们对上学是充满期待的,来到学校是快乐的;学校的文化设计秉持儿童友好、儿童中心的理念,站在儿童的立场,以儿童的眼光和视角设计校园文化、开展校园活动。我们的校园风景优美,园内不同区域摆放学生喜闻乐见的经典童话、故事中的人物、场景,把校园装点成学生流连忘返的幸福家园。教室外的主题文化墙,也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师生共同设计、学生亲自动手制作、布展,学生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楼梯、走廊的主题文化墙,作品主要向学生征集,我们开展学校校训主题创意,向学生征集创意和作品,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参与感和荣誉感,提升学生校园生活的幸福感。在课程建设和实施方面,也充分体现“生本”的原则,学校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积极探索新型教与学模式,构建以学为中心的生本课堂,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可供借鉴的生本课堂教学模式;在课后服务社团活动的设置上也充分体现了以生为本的原则。我们的家长对课后服务很关注,希望自己的孩子参与社团的希望很强烈,之前,学校课后服务由作业辅导和校内教师社团组成,社团数量达到38个,但是有些社团因为场地、教学等方面的原因,参与人数不过一、二十人,整体上看,学生参与率不高,学生和家长的参与感、获得感不强,从上学期开始,我们对课后服务课程进行了优化升级,由过去的以完成课后作业为主转变为以优质社团服务为主,在所有班级均开设由学校教师授课的班级社团外,还通过聘请第三方机构面向全体参加课后服务的学生开设特色社团普及课,在一至三年级开设了口风琴和趣味绘画,四至六年级开设了尤克里里和动漫设计,保证了在学校参加课后服务的每一位学生至少可以参加两个以上的社团,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普遍好评。我们始终秉持以生为本的理念,做到一个都不落下,努力创造条件让每一个孩子都获得更好的发展。我们努力在学校的每一项工作中体现人文关怀,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办有爱、有温度的学校。
二是“融合”。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教育主张,而我们学校的办学理念与这样的主张是一脉相承的。我们坚持以生为本,关心关爱每一位孩子,让在吉祥小学学习的所有孩子都能够享受公平的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像我们的社团普及课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每一名在吉祥小学学习的孩子都是我们的宝,今年,我们还创造条件建立了特殊教育资源教室,配备了三名心理专职教师,计划为具有医学认定条件的发展滞后的孩子提供专业课程辅导,我们学校在心理教育方面的配置是很多同类学校达不到的。我们努力探索学科课程的融合,践行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开展跨学科学习、项目式学习、大单元教学。我们在文化建设和课程实施过程中还要注重传统与现代的融合。我们积极推行家校融合,创造条件让家长委员会更多参与到学校的管理和教育教学实践中来,学校决策,校车、午餐、社会实践第三方公司的遴选让家委会发挥更大的自主权。我们计划开展家长课程活动,遴选家长讲师,向家长征集优质课程。我们大力推进社校联合。近两年来,我们积极争取社区、街道对学校的支持,对校园周边环境、设施进行改造,新建了家长接送区,校门口两侧坡地的绿化升级改造项目近日完工,校门及周边道路设施整改项目正在实施中,校园周边环境大幅改善,校园更美了。学校坚持融合发展,凝聚了各方支持学校发展的合力,这也是我们努力工作、奋发有为的动力!
三是“优质”。高质量发展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和任务。吉祥小学坚持五育并举,追求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大质量观。立德树人,以德为先,学校高度重视德育工作,通过环境育人、文化育人、课程育人、活动育人、评价育人等途径加强学生思想教育,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形成了优良的校风和学风。我们有远超同类学校配置的专职心理教师和心理教育资源,完善的课程体系和个性化的专业辅导促进了学生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的形成。修养是外在的,也是内在的,是一个人最直接、最具体的素养表现。外出打疫苗、校内测核酸、搞活动……在许多公众场合,我校学生的文明素养都得到了上级领导、工作人员、来宾的一致赞扬。学校始终坚持素质教育导向,学科教学成绩在全区处于优秀行列。在发展好语、数、英传统学科的同时,我们深刻地认识到音、体、美等综合性学科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身体素质、艺术修养对工作价值和生活品味的提升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这几年,学校的艺体教育也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绩,我校是龙岗区“一校一品”美术特色品牌学校,学校的舞蹈、啦啦操在区、市级比赛中获得优秀成绩,学生羽毛球队参加区级比赛打六强,也是远近闻名。我们在看到自己优势的同时,也要看到自己的不足。今后在田径、篮球、足球等领域要争取有突破。在追求绿色质量的过程中,要落实好“双减”政策,减负提质出实效,要求我们要持之以恒地加强教与学基本规律的研究,围绕以学为中心的基本架构,不断探索和改进生本课堂教学模式。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新课标,不断优化课程建设和实施路径,提升教师队伍专业水平,推进评价改革,促进学生综合素养全面提升。
四是“创新”。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我们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才,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学校教育教学也要紧跟时代进步的步伐,追求创新,鼓励创造。我们坚持以生为本的理念,使学生位于学习和舞台的中央,为他们的天性才华得以尽情地施展和蓬勃的生长创造了有利的前提条件。校园文化创意墙、校训的创意征集活动、达人秀以及丰富多彩的节日主题文化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创新创造的平台。我们的生本课堂倡导先学后教、以学定教,采取自主、合作、探究新型教学模式,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成功实践也让学生的主体意识、合作意识得到充分发挥,为创新创造的种子萌芽提供了沃土和养分。我们的社团活动在保障普及课程的同时,也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构建了完善的课程体系,涵盖了人文、数学、艺术、体育、科创等方面的内容。提供丰富的能够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特长发展需要的兴趣社团。我们不断健全和完善与推行教学改革、鼓励创新创造相适应的评价体系。我们推行的“低年级综合评价游园活动”评价改革得到上级教研主管部门的肯定和推广,成为许多学校学习和借鉴的经验。我们也深刻地认识到,创新永无止境,而我们只是刚刚起步,我们要积极吸收先进教育教学理念,倡导我们的老师们加强脑科学、认知心理学、行为科学、课程与教学论等方面的学习,在遵循教育教学基本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在教学、学习方式变革上鼓励创新创造。
高质量发展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最核心的要求,我们将锚定目标,在传承、发展、创新的道路上走好每一步,用心用情扎扎实实努力把教育的每一件事情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