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筵宾镇中心小学始建于 1950 年,占地面积 32000 平方米,建筑面积 6222 平方米,现有24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034人,共有教职工173人,全镇8处小学在校学生2062名。2015年学校顺利通过了省、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验收。学校南靠蜿蜒筵宾河,东依奇特平顶山,北有汉墓虬龙堆,西为山东省第一个团支部诞生地。
学校凭借独特的“三元”系列课程资源,培育着新时代的未来之星。同时,通过书香校园建设、非遗文化传承与美育教育等多方面的努力,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全面发展的平台,让他们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在文化的熏陶中成长。
红蓝绿映“三元”梦,传启拓筑未来星
以“红蓝绿”为底色,通过多年的规划和创建,我校形成了学校自己的课程资源体系——“三元”系列课程资源,开发的“红蓝绿”三色课程,
红色课程:传承与启迪。在筵宾镇中心小学的校园里,红色课程如同鲜艳的火炬,照亮了孩子们的心灵。道德与法治课上,孩子们学习着如何成为一个有道德、有责任感的小公民。语文课和国家艺术课程则引领他们走进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诗词歌赋的韵味和美术的魅力。而团旗飘扬、非遗盘纸、非遗绒花、非遗剪纸等课程,更是让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体验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此外,中国画、书法、胡琴等校本课程,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课余生活,更让他们在艺术的熏陶中陶冶情操,启迪智慧。
蓝色课程:开阔视野,拓宽思维。蓝色课程是筵宾镇中心小学培养孩子们国际视野和创新思维的摇篮。英语课程让孩子们领略到不同语言的魅力,为他们的未来走向世界打下坚实的基础。安全教育课程则教会孩子们如何保护自己,提高安全意识。而心手相牵、口足手舞、唱、球类运动等校本课程,不仅锻炼了孩子们的体魄,更让他们在团队合作中学会了沟通、协作和竞争。这些课程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在运动中成长,为他们打开了一个更加广阔的世界。
绿色课程:探索自然,实践创新。绿色课程则是筵宾镇中心小学注重实践和创新教育的体现。数学、科学、体育等国家课程,培养了孩子们的逻辑思维能力、科学探索精神和体育精神。信息科技课程让孩子们掌握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劳动教育和综合实践活动则让孩子们在实践中体验劳动的乐趣和价值,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此外,向阳而生、乒乓球、羽毛球、跳绳、描画、铅笔画、手工制作、魔方、数独、计算机编程等校本课程,更是让孩子们在多元化的活动中发掘自己的潜能和兴趣,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这些绿色课程让孩子们在探索自然、实践创新的过程中,收获了知识、快乐和成长。
书香润泽心田间,党团携手启新篇
我们以“党建带团建、团建带队建”为理念,开展“党团队一体化”建设,以书香校园建设为依托开展师生共读。
营造书香校园。围绕“阅读点亮经典、书香润泽人生”这一主题,按照“学生主体、全员参与、以校为主”的工作思路和“内容充实、形式多样、鼓励创新、持之以恒”的工作要求,大力开展校园读书活动,优化校园文化环境,打造“静读吧”、开放式阅览室、校园读书角、读书廊,营造浓郁书香校园,打造师生人生底色,建设师生精神家园,提高师生整体素质。
开展晨诵课程。晨诵时,教师要与学生一同朗诵、一同感觉、一同沉醉,一同激励,让教师、学生、经典诗文相融合。晨诵教师根据进度和单元内容,提前计划下周晨诵内容。内容一定是有用、有趣、经典,教师和学生带着任务一起晨诵。
开展“课前三分钟”活动。学校秉持“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以“阳光成长”为培养目标,根据学生的成长需要,设计合理有效的课前三分钟活动,充分发挥每个孩子的潜能,培养孩子们观察和发现的能力、收集和概括资料的能力、思考和语言表达的能力,更好的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语文主要以经典诵读、红色故事、主题演讲、谈见闻、举荐好书、猜字谜、即兴表演、背诵课外古诗、谚语、名言、歇后语、书中优美句段等方式开展活动。数学主要以口算速算、讲数学故事、背通口诀表、计算公式或数量关系、每日一题、数学小名师讲题等方式开展活动。英语主要以自我介绍、才艺展示、背诵课本对话等方式开展活动。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分层设计。将课内课外相融合,让每一个孩子都张口说话,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自信、阳光的站在课堂的中央,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开展萤火共读活动。我校依托萤火虫亲子共读山东莒南分站平台,开展亲子共读、绘本共读、家长陪读、家庭共读。低年级绘本阅读校本课程纳入学校课程管理中,一、二年级开设此课程,每周安排两课时,按照单双周轮流到综合楼四楼上一堂精品课,其他班级在教室上绘本课。第一课时为绘本阅读,第二课时为绘本延伸。培养儿童读图和阅读简单文字的能力,让儿童积极向纯文字阅读过渡。学校每学期定期组织一、二家长到校,选出部分代表做经验介绍、共读体会、共读乐趣、共读交流等活动,学生在阅读中不断积累知识、激活思维、丰富情感,让学生喜爱阅读。在阅读绘本的过程中,帮助提升学生的观察力,丰富想象力,开阔眼界,丰富内心,升华境界,形成健全的人格。
推行高效阅读。高效阅读分为课堂阅读和课外阅读。课堂阅读依托语文学科,实现高效阅读。教研室已分年级研讨征集高效阅读材料,通过阅读培养学生整个课堂的习惯养成和精神劲、专注力、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课堂上,每周拿出一节阅读课,三至六年级课外活动固定阅读,学生有效自由阅读,周三组织学生写阅读记录。阅读记录既要看学生的记录内容,也要看学生的书写,本学期阅读记录均已胶印成册。家长开放日时,家长看到孩子工整、规范的书写,赞不绝口。我们运用课堂上学到的读书方法,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用课外阅读获得的知识和能力,促进课上学习。每天睡前阅读20分钟,每周末亲子共读,暑假、寒假师生、家长读书打卡等多种方式组织活动。阅读课外书籍时,遇到优美的语句,注意收集整理,学期结束组织故事演讲、读书分享、撰写读后感等,锻炼学生自由表达,提高学生读写能力。
非遗传承映社团,美育启迪展新篇
我校秉持着创新教育的理念,积极打造了一个充满活力的社团文化。目前,学校共开设了29个社团,这些社团涵盖了艺术、体育、科技、文化等多个领域,旨在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平台。
在社团活动的组织上,我校打破了传统的行政班制,采用了选课走班与定班走课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这一模式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社团和课程,真正实现因人施教、因“趣”施教。同时,为了确保社团活动的时效性和吸引力,我们每年都会对课程内容进行更新和调整,确保学生能够在最新的知识和技能中学习和成长。
在众多社团中,盘纸、绒花和剪纸三大非遗社团尤为引人注目。这些社团不仅让学生亲身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还让他们学会了制作精美的非遗作品。通过参与这些社团的活动,学生们不仅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还增强了文化自信心和传承意识。这些社团的作品也多次被媒体报道,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为了进一步推广非遗文化,我校还与筵宾镇党委政府合作,共同打造了“非物质文化体验馆”。这个体验馆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和交流非遗作品的平台,让他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和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这也为学校的非遗社团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成果的机会,进一步激发了他们的创作热情。
除了非遗社团外,我校还注重美育教育的培养。我们将音体美课程纳入学生综合评估体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类艺术活动,发展个性特长。此外,我们还定期举办艺术节、科技节、体育节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感受艺术的魅力,提高综合素养。
我校各方面的工作在上级领导的指导下,在老师们的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学校先后被评为“临沂市文明校园”“莒南县学校工作先进单位”“教学教研工作先进单位”“体育工作先进单位”“宣传工作先进单位”“平安校园建设先进单位”“莒南县少先队工作红旗单位”“三八红旗集体”“健康校园”“绿色校园”等。我校目前有全国优秀教师1人,临沂市劳动模范1人,临沂市优秀班主任1人,莒南县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教师、优秀少先队辅导员、教学能手、教学新秀60余人。学生300多人次荣获市级小名师,近千名学生获得镇级小名师;我校篮球社团获得“体彩杯”莒南县篮球比赛冠军,足球社团获得亚军。
教育征途,既漫长又庄严。我们将坚定不移地秉持为党培育英才、为国塑造栋梁的理念,始终铭记教育的初心,将育人的使命镌刻于心。我们将持续努力,为筵宾教育事业的繁荣昌盛贡献全部的智慧和力量,不懈追求,永不止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