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教育网


首页 |

学前       基教       高教      职教       人物       推荐       艺体融合       热点资讯       通知公告       教师招聘

管理       访谈       德教       学科       校庆       特色办学       思想理论       民族教育       校长名片       报刊征订


当前位置:首页>当前

嘉许引领,共育新篇

发表时间:2025-03-18 08:56作者:马新军  安茂盛


济南高新区劝学里小学是一所新建的义务教育全日制公办学校,虽规模不大,却凭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转化,创造性地推进嘉许教育,开辟了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其独特的教育理念显著提升了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成为教育领域的璀璨明珠。


劝学里小学课堂新风尚

在劝学里小学三年级三班的课堂上,一场别开生面的实践课正在上演。随着班主任胡媛媛老师的一声令下,学生们如脱缰的野马般冲向操场,他们手持小篮子,目光如炬,在操场的每个角落搜寻着心仪的树叶。这不是一场简单的户外游戏,而是一场融合了语文、美术、自然科学等多学科的综合性实践课堂。

孩子们兴奋地捡起一片片形状各异、颜色缤纷的树叶,回到教室后,他们围着胡老师,好奇地询问这些树叶的名称和特性。在胡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孩子们不仅学到了知识,更在构思与创作中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他们用自己的创意,将捡拾的树叶变成了别具一格的书签,每一张书签都承载着孩子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望。

这堂课看似简单,实则蕴含着深厚的教育意义。它打破了传统学科的界限,将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全方位、多角度的学习平台。这种跨学科的教学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养,也培养了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劝学里小学,这样的综合实践课堂并非个例。学校通过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和“学科作业化”等创新教学模式,为学生们打造了一个自主、和谐、悦动的学习环境。在这里,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主动的参与者;教师也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是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让学习变得更加有趣、高效和有意义。

劝学里小学的探索和实践,为我们展示了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它告诉我们,只有不断创新、勇于尝试,才能让教育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嘉许赋能启迪未来课堂

在劝学里小学的会议室里,一场关于“嘉许赋能课堂教学”模式的研讨会正如火如荼地进行。此次交流会不仅是学校教学研究的重要里程碑,更是教师们智慧与创新的结晶。每周二下午,这里都会举行类似的学科教学研究活动,已然成为劝学里小学的一种制度化常态。

会后的采访中,语文老师刘玉涵热情地介绍:“像这样的教学研究活动,我们每周二都会组织。老师们围绕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积极展开讨论,共同探索解决之道。在这个过程中,大家集思广益,有争论、有共鸣,更不乏激烈的‘辣’味交锋。”她的话语中充满了对教育事业的热情和对未来教学模式的期待。

翻阅学校的教研活动记录,仿佛能够穿越时空,回到那些充满智慧碰撞的现场。一页页纸上,圈圈点点、勾勾画画,记录着老师们对教学问题的深入思考和对解决方法的不断探索。那一条条灵动的曲线,一个个大大的问号,连同那清秀的字迹,都仿佛在诉说着一个个关于教育、关于成长的故事。

自2022年起,劝学里小学便开始了对教学模式的深入探索和创新。经过一系列的努力和实践,学校逐渐形成了赋能课堂的内涵、核心理念和实施原则,初步构建了“五环”嘉许赋能课堂模式。

马新军校长在交流会上详细介绍了“五环”嘉许赋能课堂模式的运作方式:“在课堂教学中,‘五环’是重要环节,即引导、探究、展示、感悟、检测。而‘嘉许’则是我们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的关键手段。通过嘉许激情赋能、嘉许支架赋能、嘉许展示赋能、嘉许感悟赋能、嘉许检测赋能以及嘉许语言赋能,我们努力营造一个充满正能量和成功渴望的学习环境。”

在马新军校长的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到嘉许赋能课堂模式对学生成长的积极影响。它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还通过一系列赋能手段,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培养能力、实现自我超越。在这样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学习环境中,学生们踏着一个又一个成功的阶梯不断前进,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奠定坚实基础。

劝学里小学的“嘉许赋能课堂”模式不仅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突破和创新,更是对未来教育的深刻思考和积极探索。它为我们展示了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嘉许为手段的新型教学模式,为更多学校和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和借鉴。


劝学卡启家校共育新篇

在济南高新区劝学里小学的一间普通教室里,一张不起眼的“劝学卡”吸引了记者的注意。这张卡片,对于李远泽同学来说,意义非凡。他激动地分享道:“记得今年春天开学第一天,李老师亲手把‘劝学卡’交给我,它记录着我的成长和进步。”

李远泽的父亲李恒波对此也有深刻感触。他坦言,过去因担心孩子的中考成绩而焦虑不安,甚至对孩子产生了责备。然而,正是这张小小的“劝学卡”,让他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方式,为家庭带来了积极的改变。

那么,这张“劝学卡”究竟有何魔力,能在家庭中激起如此大的反响?通过与学校班主任的交流,记者了解到,“劝学卡”不仅是家校沟通的纽带,更是推动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联动教育的重要工具。班主任李红表示,班级以“劝学卡”为契机,开展了多项共育活动,如家庭会议、亲子时光、好习惯养成攻略等,有效促进了家校之间的理解和支持。

作为“劝学卡”项目的推动者,德育主任王亚进一步揭示了其背后的教育理念。她强调,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根基,而“劝学卡”正是从一个小切口入手,灵活运用“嘉许教育四步肯定法”,努力构建家校共育的良好生态。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家长和教师因此变得更加安心和宽心,共同为孩子的成长助力。

在劝学里小学,嘉许教育的理念深入人心。学校通过融合教育资源和融汇家长智慧,打造了一支教育的同盟军。德育室中满墙的锦旗,记录着家校共育、互融互通的教育传奇。漫步在校园中,嘉许教育的标识随处可见,它们激励着师生们追求卓越、不断进步。

校长马新军总结道:“嘉许教育是在承认差异、尊重差异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教育理念。它强调尊重人、相信人、鼓励人,赏识和肯定他人或自己的品格、能力、行为过程及结果。这种教育理念能够提升生命能量,让人拥有阳光灿烂、朝气蓬勃的生命状态。”在劝学里小学,嘉许教育已经成为推动学校发展的强大动力,为学生们的未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劝学里的成功经验表明,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塑造心灵、培养品格。通过“劝学卡”的创新实践,学校实现了家校共育的深度融合,创造了教育的新模式。这不仅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也为现代教育改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这张“劝学卡”,看似简单,却承载着丰富的教育内涵。它不仅见证了学生的成长,还架起了家庭与学校之间的桥梁,推动了教育理念的革新。劝学里小学的探索和实践,展示了教育的无限可能,也为更多学校和家庭提供了启示。通过这种全新的教育方式,我们看到了教育的希望和未来。

分享到:
热点资讯

热点资讯

副标题

点击排行

点击排行

副标题